![]() |
2021年 面向“十四五”,东安动力传承奋斗基因,展望发展蓝图,对奋斗者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荣耀发布《东安动力文化理念体系(第三版)》,以高质量文化输出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 |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交上满意答卷,东安动力“十三五”完美收官。 |
![]() |
2019年 公司喜获长安汽车QCA2.0供应商资质。 ![]()
2018年 |
“以‘长征精神’武装的狼性团队”为核心内涵的“奋斗者文化”——《东安动力文化理念体系(第二版)》发布。 |
![]() |
2012年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持有的东安动力54.51%股权过户至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历时两年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对中航汽车的重组完成。至此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09年 |
8月 东安动力从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分离出来,纳入中航汽车直属管理。11月,中航工业与中国兵装重组汽车板块,公司由此并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
![]() |
2008年 |
11月 母集团中航二集团与中航一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并将汽车产业列为支柱产业。 |
![]() |
2006年 |
3月 东安动力与哈飞汽车联合成立了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由此确立了“车机一体”战略结构。 |
![]() |
2004年 |
4月 公司随东安集团一起与哈飞集团重组成立哈航集团,实现了两大军工企业的“整体整合、车机融合”的战略举措。 |
![]() |
1998年 |
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名称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安动力”,服票代码600178)。 |
![]() |
1994年 |
吸收香港航空基金会资金,成立了哈尔滨东安微型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突破了公司与生俱来的“国有”化。 |
![]() |
80年代初 |
按照“保军转民,以民养军”的方针,公司建成第一期年产5万台的微型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成立微型汽车发动机分厂。 |
![]() |
1957年5月3日 |
一二〇厂开始使用第二厂名“国营东安机械厂”。 |
![]() |
1952年4月1日 |
飞机与发动机修理正式分开,工厂被确定为航空发动机修理厂。1953年1月20日改为国营第一二〇厂。 |
![]() |
1951年5月 |
上级决定将工厂改为航空工厂,空军哈尔滨第一修理厂与军工二一厂合并,由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领导,定名为一二一厂,成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和飞机修理厂。 |
![]() |
1949年1月 |
组建成了“东北军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三厂”。1949年10月1日,工厂更名为“东北军工部第二一厂”。 |
![]() |
1946年4月 |
夜幕下的哈尔滨获得了解放,为创建新中国军事工业,支援全国解放,上级决定在哈尔滨南郊的平房建设一个军工修理厂。 |
![]() |
![]() |
2021年 6月19日,东安动力M系列二代高效发动机平台首款新机型——DAM16N点火成功,作为与“AVL公司”深度合作后的第一款发动机产品,是东安动力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扛鼎之作,成为延续M系列发动机辉煌的新一代机型。 ![]() 6月30日,双平台三款发动机点火成功,东安动力继步入增压时代后,成功进入大排量发动机和新能源产品新时代。 ![]() 2019年 东安动力DAM15N发动机点火成功,这也意味着东安动力M系列第二代发动机平台首台高效节能动力发动机研制成功。 ![]() DAM16K自然吸气发动机点火成功。 ![]()
2017年 4月15日 DAM10E新能源混合动力联合调试正式启动,标志着公司新能源平台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
2016年 DAM1.2T增压直喷发动机点火成功,标志着公司已具备增压直喷机型的研发能力。 ![]()
2015年 DAM系列1.2T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此款发动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仅有的直立式前置后驱三缸涡轮增压1.2L排量机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彰显了公司的研发实力。 ![]()
2013年 DAM系列1.0T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公司自此进入“T”时代。 ![]() |
12月26日 DAM系列1.5L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进一步完善谱系,为后续进军轻型车、商用车、轿车领域夯实基础。 |
![]() |
2011年 |
12月2日 DAM系列1.0L后驱发动机成功下线,标志着该款发动机具备批产条件。 |
![]() |
2011年 |
3月7日 第一台DAM系列1.3L后驱发动机成功下线,标志着东安动力新一代平台发动机产口具备批产能力。 |
![]() |
2010年 |
4月 累计生产发动机突破400万台;8月18日,DAM系列1.0L三缸后驱动MPI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12月29日,DAM系列铸铁缸体1.0L三缸后驱动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 |
![]() |
2009年 |
第一代DAM系列1.3L后驱MPI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 |
![]() |
2006年 |
11月17日 累计第300万台发动机下线。 |
![]() |
2005年 |
12月 DA471Q系列发动机研制成功。 |
![]() |
2003年 |
3月 DA468Q系列发动机研制成功;10月20日,累计第200万台发动机下线。 |
![]() |
2002年 |
公司各系列发动机产品全面电喷化。 |
![]() |
2000年 |
7月18日 累计第100万台发动机下线。 |
![]() |
1995年 |
DA465Q发动机研制成功,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
![]() |
1992年 |
DA462-1A发动机研制成功,获航天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
![]() |
1980年 |
12月31日 第一台DA462样机运转成功。 |
![]() |
1979年 |
10月,开始涡桨5甲-Ⅰ发动机的改型设计工作,次年与运7配套进行性能匹配试飞。 |
![]() |
1966年 |
12月,首台涡轴5样机装配成功。 |
![]() |
1963年 |
12月25日,活塞8发动机正式通过鉴定验收,投入批生产。 |
![]() |
1959年 |
7月15日,仿制阿沙-82(活塞7)发动机完成400小时台架试车,年底通过考核。 |
![]() |
1957年 |
7月16日,工厂仿制的阿沙-21活塞发动机通过验收。 |
![]() |
1951年 |
10月,开始批量修理阿沙-21、阿沙-82等活塞式发动机。 |
![]() |